5月21日“國際茶日”,青藏高原唯一藏雪茶種植區(qū)——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舉行第三屆藏雪茶采摘節(jié),標志著青藏高原藏雪茶迎來采摘期。

圖為牧民采摘藏雪茶。班瑪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素有“果洛小江南”之稱的班瑪縣,有著“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當地民眾平日喜愛飲用的藏雪茶是用花葉海棠和變葉海棠的葉子加工而成。在中國,花葉海棠和變葉海棠只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至3500米的地區(qū),而班瑪縣農業(yè)區(qū)就處在這一區(qū)域。
據《果洛宗史》記載,自唐至宋,班瑪地區(qū)文化交融,當地牧民常用牛羊肉、奶制品以及藏雪茶等換取日用品,因而藏雪茶一度走俏,通過“賽西古道”不僅運往四川省的阿壩、壤塘、馬爾康等地區(qū),而且供貨西藏。

圖為藏雪茶。班瑪縣委宣傳部供圖
果洛州委常委、班瑪縣委書記夏吾杰介紹,近年來,立足班瑪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tài)、民族文化和特色資源等優(yōu)勢,該縣累計投入扶貧資金、上海援建資金2288萬元建起了青海首個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藏雪茶公司,形成了“公司+牧戶+基地”“公司+合作社+牧戶”的扶貧產業(yè)鏈模式,走上產業(yè)化、規(guī)模化和市場化產業(yè)發(fā)展道路,成功打造了2.3萬畝藏雪茶種植基地。
同時,班瑪縣通過采取“基地直銷+實體店銷售+電商銷售”模式,大力推銷班瑪藏雪茶,使班瑪藏雪茶品牌讓更多的人群知曉,并榮獲中國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成為茶葉產品中最高品質的一族。
據統(tǒng)計,“十三五”期間,該縣積極帶領建檔立卡戶1414人種植藏雪茶收入累計達727萬元,人均收入達5100元;2018年至2020年,累計上交扶貧分紅資金306.56萬元,為50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平均分紅達6094元。班瑪藏雪茶產業(yè)既添生態(tài)顏值,又增經濟價值,已經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yè),為建設高原森林城鎮(zhèn)示范縣,打造“綠色班瑪”注入了強勁動力。

圖為采摘的藏雪茶。班瑪縣委宣傳部供圖
當日,還開展了藏雪茶采摘和炒制技能比賽,當地牧民群眾身穿民族服飾,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采摘著藏雪茶。
夏吾杰表示,“十四五”期間,班瑪縣將因茶興業(yè),加快建設青海特色藏雪茶現代產業(yè)鏈,著力打造班瑪縣“青海藏茶之源”形象,為產業(yè)提質增效、鄉(xiāng)村振興、農牧民增收。
來源:中國新聞網,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