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烏牛早”正當令 如今因疫情愁銷路

永嘉“烏牛早”正當令 如今因疫情愁銷路

17閱讀 2020-03-17 07:34 快訊

  “我們龍頭村有1000多畝烏牛早茶園,大多數村民種植或加工茶葉,每年產量達1.5萬多公斤。今年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們村的茶葉銷量直線下降,令人擔憂。”近日,浙江永嘉縣三江街道甌窯社區(qū)龍頭村村民金先生說,村里很多農戶的茶葉因疫情滯銷,收入銳減。

  茶農找不到工人也沒有茶商采購

  永嘉縣烏牛早茶種植區(qū)主要分布在三江街道羅東一帶、烏牛街道等地,面積5萬多畝,有茶農1萬多戶,年產量600噸,年產值達1.97億元。烏牛早以“早”字出名,發(fā)芽特早,春芽萌發(fā)期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發(fā)芽密度較大,芽葉肥壯、碧綠,持嫩性較強;抗逆性較好,產量尚高,適制綠茶,尤其是扁形類名優(yōu)茶,所制之茶品質超群,清香醇甘,是不可多得的早春綠茶。

  正是春茶上新期,而受疫情影響,茶農們正在發(fā)愁——既找不到采茶工人,也沒有茶商采購。茶不等人,加上倒春寒的壓力,該村從事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多年的村民曹女士說:“再耽誤下去,今年的春茶就要‘廢’了?!?/p>

  村民金女士一家有十幾臺茶葉加工機器,正在烘烤茶葉,“我們家基本以加工為主,賺點加工錢,往年客人挺多的,疫情發(fā)生后,幾乎沒見客商過來。他們打電話說過來采購茶葉,但都沒成行?!?/p>

  茶葉交易市場延期開放致茶商銳減

  傳統(tǒng)銷售渠道不暢,村民們嘗試各種線上銷售的辦法,其中甌窯小鎮(zhèn)苗業(yè)茶苑負責人余信秒正在和同事在抖音等網絡平臺銷售茶葉,“今年線下生意不好做,試試線上的銷售。利用這些平臺,講解有關茶文化、茶道,也能吸引一部分客商?!?/p>

  疫情發(fā)生后,掛職擔任甌窯社區(qū)第一書記的邱克,與社區(qū)干部一道落實防疫工作要求,實施硬隔離措施,對出入人員進行嚴格管理。按照關于防控和復工扶持“兩手抓兩手硬”精神,對茶青收購和采摘的外來人員檢查健康綠碼、體溫測量正常的,實行登記,給予辦理外來人員茶青收購通行證和外來人員茶青采摘通行證,與茶農茶企一同為減少損失做努力。邱克分析烏牛早茶滯銷的原因時說:“今年茶葉滯銷有多種原因,首先是疫情影響,再加上省內幾個較大茶葉交易市場延期開放,茶葉客商數量比往年大幅減少,讓茶企和茶農遭遇青葉收購難、茶葉銷售難、資金周轉難等多種難題?!?/p>

  邱克發(fā)現(xiàn)茶農們的困境后積極吆喝,與茶農茶企一同為減少損失盡力。他說:“現(xiàn)在很多企事業(yè)單位已復工復產,需要大量不同檔次的茶葉,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和企事業(yè)單位能向村民采購茶葉,幫助茶農渡過這次難關。”

  文來源溫州都市報,記者葉鋒

上一頁:東卓大喜報:熱烈恭祝東卓號熟茶全線售罄

下一頁:專家專訪劉國英:以傳承為本、技藝為脈,構建武夷巖茶的“真、變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